迪威厅官网客服;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硝烟能否散去
当地时间1月15日晚,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多哈宣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加沙地带已经达成停火协议。
据悉,停火协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42天,包括停火、以色列军队从加沙所有人口稠密地区撤出,双方交换了被拘留者、交换双方遇难者遗体,推动加沙流离失所者重返家园,帮助伤病员离开加沙接受治疗,大幅增加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第二和第三阶段协议的细节将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公布。
分析人士表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拖延了460多天后,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将有助于缓解冲突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是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然而,通往和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协议的执行面临挑战,巴以冲突的根源尚未解决“两国方案”才是根本出路。
协议达成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以色列政府批准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地区国家研究院中东研究所专家李家伟表示,受到极右势力牵制的以色列政府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对巴勒斯坦的整体政策。国家安全部长本-热尔韦等极右翼强硬派一直明确表示,反对任何停火提议。为了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不排除会重拾对巴强硬态度。
哈马斯也存在不确定性协定的执行。一方面,加沙有很多武装组织、独立性强,协议的有效执行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哈马斯和以色列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一旦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与双方的预期相差甚远,将直接影响后续协议的执行。协议生效后,以色列仍然可以保留‘费城走廊’以及加沙一些关键点的军事存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自凯说,“从协议内容可以看出,以色列有能力随时恢复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为了防备以色列人,哈马斯只同意在协议的第一阶段释放大约三分之一的被拘留者。
值得注意的是,战后加沙的具体治理方案并没有在这份停火协议中得到体现。李认为,虽然回避此类敏感问题有助于双方达成停火共识,但对协议的顺利实施也很重要、实现长期停火埋下了隐患。
不可否认,这一停火协议的达成,美国、卡塔尔和埃及等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美国调解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停火协议另有目的。李佳伟认为,美国推动停火谈判的动机不是关心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加沙民众,而是避免美国被以色列拖入中东战争的泥潭。
国际社会欢迎停火协议的达成,认为这有利于促进地区冲突的升级。受访专家表示,实现巴以长期和平仍面临诸多挑战,巴以冲突根源仍未消除,耶路撒冷地位是个问题、犹太人定居点的扩张、难民问题等等,都需要通过复杂的政治谈判来解决。
只有通过可行的“两国方案”以满足两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15日发表的声明中所强调的,达成停火协议是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未来仍需动员一切力量推动更广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