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威厅官网客服;
学习进行时]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朱家沟村看望受灾群众,察看当地去年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洪水灾害,走进村民 入冬前搬进新居了解重建房屋质量的家庭、日常生活保障等。新华社在《学习进行时》上发表文章,一起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和辽宁的故事。
辽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新时期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辽宁、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先后四次到辽宁考察、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两次代表大会,旨在振兴和发展辽宁、画未来问辽宁“展现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更大担当和作为,努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时,与社区居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老百姓的“幸福梦”
道路畅通,风景优美,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我看着我们牡丹社区越来越好。62岁的牡丹社区居民吴云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我每天都在广场上散步、舞蹈,更别说生活有多幸福了。
牡丹小区位于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有60多栋居民楼,都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设施陈旧,曾经是典型的老住宅区。近年来,经过改造,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来到这里“看看老小区是什么样子”
展板上,照片直观地展示了这里的旧貌新颜。路平整了,灯亮了,设施完善了,休闲健身设施也建起来了社区‘颜值’高,每个人 她的心是明亮的。相关负责人说。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旧住宅区的改造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任务的生活质量。基础设施要齐全、安全,水、电、气、暖之类的要改造,让大家过上凉爽的夏天、It 冬天比较暖和,要保证安全,千万不要出安全事故。
在居民李水家,总书记和他的家人开始了家庭常规。谈起这几年社区的巨大变化,一家人有说不完的话:以前很乱,现在安全整洁我觉得住在这里很开心、知足、高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发展,我们只是想不断地满足大家 合理的需求。总书记回应道。
离开社区时,居民们热情地向总书记告别。习近平总书记告诉大家,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说到底是属于人民的“幸福梦”所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美国的斗争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谈论人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老一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要抓好老龄事业、在老龄产业方面,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培养、培养和确保身心健康。
人民永远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切的关怀的心。
全国两会期间在2013年的党的十七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s民生,注意关爱生活困难的人,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同年,在沈阳,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下岗职工和再就业职工家中,询问社区服务好不好、温室项目实施后,冬季气温能升高多少度、家里有什么困难;2018年,在抚顺纺织厂一位退休女工家里,他问搬迁需要多少钱、养老金和社保能按时领取吗、看病方便不方便、社区服务好不好;2022年,在辽宁考察时,总书记非常关心受灾群众的救助安置工作他指出,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依靠人民s面。习近平总书记说。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沈阳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职工代表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严摄
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
2024年底,世界 由沈阳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的首款空集装箱堆垛机器人在新加坡交付。该机器人低碳环保,能效高、快响应、低噪音等优点,吊具特有的摆动功能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箱体对位。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关注企业自主创新。
在装配调试车间,移动机器人自动运行并主动避障,红色机械臂在程序驱动下往复运动,柔性机器人扭动“身躯”习近平总书记不时停下来仔细察看。
在企业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特殊的机器人正在接受测试。习近平总书记向技术人员和员工询问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究的情况。
卡脖子’技术问题还多吗?总书记问。
以前有一些,现在基本解决了。企业负责人说。
听到宋新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总书记非常高兴:以前我们要解决能不能造车的问题,然后解决能不能造好车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解决能否生产出造好车的设备的问题。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党中央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为只有走这条路,我们才能不断提高中国 美国的工业水平和实力,从一个经济大国、制造业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制造强国转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近年来,辽宁省着力建设数字辽宁、智慧强省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深化集成应用,加快科技创新。到2024年,辽宁 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将前进五位“雏鹰”瞪羚”独角兽”新增企业1000多家,居东北第一。
2018年9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油辽宁辽阳石化分公司与工人们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敢打“三张牌”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他强调,无论什么地区,、行业或企业,创造优势、化危机为机遇,要敢于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
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在辽宁考察时说的。
那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全程陪同、一路问,全面了解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许多老工业基地企业脱胎换骨的实践生动地说明,他们敢于打这三张牌“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转子车间、定子车间,仔细询问风扇产品、泵类产品的性能、应用、技术创新,并与企业劳动模范亲切交谈。
在远大企业集团,他对建筑幕墙有着细致的了解、电梯等产品的生产销售,足够他们勇敢走出去、我为抢占海外市场的做法叫好。
在沈阳机床集团,他驻足数控车床旁,了解加工装配工艺。据了解,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数控系统的质量和性能年轻的R d组是世界上最高的、总书记很高兴打破了外企的长期垄断,称赞他们在中国有长远的抱负。
市场、改革、创新振兴东北,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如何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这次大会,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与鞍钢集团董事长唐复平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
总书记问:鞍钢的发展方向是去产能、保持生产能力或增加生产能力?唐复平表示,鞍钢有去产能的任务。一开始我很担心产能是否真的能去,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已经感受到了去产能带来的好处。下一步,好的产能要保留,落后的要坚决淘汰。
一定要调结构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结构调整一定不能搞,这样“僵尸企业”苟延残喘。一定要腾笼换鸟,最终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境界。长痛不如短痛。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2023年9月,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
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基础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在产业升级。他强调。
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辽宁做了一套结构调整“组合拳”今日 s辽宁扭转了经济总量全国排名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扭转了经济增速长期低于全国水平的发展态势。